元宝 – 青瓜传媒 //m.clubpenjuin.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Wed, 23 Apr 2025 07:37:4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1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元宝 – 青瓜传媒 //m.clubpenjuin.com 32 32 豆包斗元宝,开始拼社交 //m.clubpenjuin.com/366895.html Wed, 23 Apr 2025 07:37:45 +0000 //m.clubpenjuin.com/?p=366895

 

随着微信接入元宝、抖音接入豆包两大超级APP都想给用户介绍一位“AI好友”。

近日,腾讯旗下的AI大模型应用元宝开设微信账号。用户可以在微信内搜索“元宝”,将其添加为好友,并输入文字、语音与它互动。

添加成功后,元宝微信号常驻于微信聊天列表中,与服务号类似。除了聊天互动外,它还可以一键解析公众号文章,以及其他图片和文档等,响应速度很快。

图注:元宝微信号

字母榜实测发现,元宝微信号还可以解析今日头条等字节系APP的文章,并未针对竞争对手筑起篱笆。此外,用户暂时无法将它拉入群聊中,只能一对一私聊。

与此同时,抖音也试图将字节AI大模型应用豆包打造为用户的AI好友。

3月初,抖音APP的“消息”标签页新增豆包智能助手。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与豆包抖音号聊天,或是查询信息、搜索关键词等。在一些情况下,抖音站内短视频会出现在输出内容中。

字母榜测试后发现,豆包抖音号的功能比较简陋。它列出了“拍照答疑”“AI生图”“帮我写作”等功能,但点击后会弹出“打开豆包APP”的窗口,引导用户下载或跳转。不难看出,豆包抖音号目前主要充当豆包APP的导流渠道。

图注:豆包抖音号

争相给用户介绍自家的“AI好友”,是腾讯字节AI大模型战争的最新战事。

腾讯字节都把广告投流视为AI APP拉新的关键手段。然而,以投流换增长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添柴加火;即便壕如腾讯字节,也不可能无限制地烧钱。

今年3月以来,豆包下载量回升明显,在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免费榜的排名保持在TOP3;元宝则有所回落,4月之后基本在第10名左右波动。

在此情况下,腾讯祭出了微信这个大杀器,将元宝直接融入聊天列表中;字节也将豆包放在抖音“消息”页,还在短视频页面开辟入口,与点赞、评论、转发等功能并列。

此前,元宝、豆包同样得到了阵营“带头大哥”的扶持。如今,微信抖音更进一步,让元宝豆包分别开设账号,丝滑融入自家社交关系链和内容生态中。这是元宝豆包迈向全场景覆盖、继续扩充用户池的一小步,也是腾讯字节在投流之外探索AI to C增长新范式的一大步。

A

元宝豆包两位“AI好友”初出茅庐,当前的功能相比APP有所欠缺,但胜在无缝融入各自阵营“带头大哥”的生态。

元宝微信号可以解析公众号文章,其他来源(如今日头条)的链接也可以胜任。除了在聊天窗口内回复一段简洁的文字描述,它还会以信息卡片的形式,生成更详细的内容。

 图注:元宝信息卡片

信息卡片的外观类似微信公众号文章链接,点击进入后,可以发送给其他微信用户,或是分享到朋友圈,还可以收藏、在浏览器打开、在电脑打开等。

此外,用户和元宝微信号聊天时,除了发送手机本地文件,还可以选择发送微信聊天记录或收藏的文件。

契合微信用户使用习惯,无缝融入微信生态,是元宝微信号的独特优势。相比之下,元宝APP暂时无法做到这一点。

不过,相比APP,元宝微信号存在不少欠缺。

例如,用户使用元宝APP,可以预先选择混元或DeepSeek模型,并选择是否启动深度思考、联网搜索等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任务和场景。元宝微信号则需要在信息卡片中选择“快速思考”或“深度思考”,并重新生成内容。

又比如,元宝APP支持上传本地文件和腾讯文档,还可以通过调用元宝小程序的方式,间接上传微信文件,能够解析的文件来源更丰富。

此外,元宝APP可以生成不同的对话,元宝微信号却只有一个对话;结果,用户在切换到新话题时,元宝微信号常常跟不上思路,导致一些啼笑皆非的bug。

字母榜此前让元宝微信号解读一张菜肴照片,它准确识别出这道菜是青菜毛豆炒肉丝。但当后续解析一篇关于AI的文章时,元宝微信号依然在略显蠢萌地谈论那道菜品。

 图注:用户更换话题时,元宝微信号会“犯傻”

更大的区别是AI应用生态。元宝APP聚合了大批第三方开发的AI应用和智能体,比如AI画图、AI拍题、AI虚拟人、AI小说创作助手、AI游戏、AI口语陪练,等等。元宝微信号则一概欠奉。

与元宝类似,豆包抖音号相比APP同样简陋。

目前,用户可以在抖音“消息”页与豆包聊天,发送文字或语音,甚至和豆包打电话,而豆包也基本上应答自如。

豆包抖音版甚至预设了四个功能卡片,包括Meta发布开源大模型Llama4的亮点解读,打个招呼,和豆包打电话,以及AI画图,分别指向联网信息查询、文字和语音聊天、图片生成等AI功能。

字母榜实测发现,豆包抖音版较好地完成了上述四个任务。然而,它在页面下方罗列的一系列功能,比如拍题答疑、AI生图、帮我写作、音乐生成、翻译等,甚至上传照片,都仅仅是“功能示意”;用户点击后,会被要求下载或打开豆包APP。

图注:豆包抖音号频繁提示跳转至豆包APP

可以说,对于只想和AI聊聊天、查查资料的浅度用户而言,两位AI好友还算够用。但如果用户希望重度使用AI大模型,那么还是元宝或豆包的APP版本更方便。

B

在元宝微信号、豆包抖音号上线之前,用户已经展现了对于“AI好友”的需求。

今年3月,随着DeepSeek爆火,有人开始研究如何将其接入微信。B站UP主“少灰老师”制作了一组接入教程,可自定义人格、保存记忆、识别图片、支持群聊,号称“24h回复消息的智能微信恋人”“赛博撩妹不是梦”,获得数十万播放量。

如今,两大超级APP也注意到了这一潜在需求,将自家AI APP融入生态,试图蹚出一条AI社交的新路径。

与社交场景高度融合,将AI生成内容一键分享给微信或抖音好友,是元宝入微、豆包入抖的最大亮点。

用户使用元宝微信号分享AI内容时,体验几乎没有割裂感,与分享“普通”内容无异。为了无缝融入用户使用习惯,“AI好友”也会尽量“拟人”。

例如,用户输入提示词后,元宝会在回复前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并以“我想一想”作为回复内容的开头语。相比之下,元宝APP并没有这样的细节,而是更加直给。

与之类似,尽管豆包抖音号功能简单,但抖音同样希望给它注入社交元素。

“消息”页是抖音用户目前最主要的社交场景。它除了汇集用户聊天信息,还囊括了新关注用户、粉丝及其他用户的访问行为等。

此前,已经有不少用户将抖音“消息”页作为一个新的社交场域。如今,豆包以抖音号的形式入驻“消息”页,成为AI新朋友。

AI社交并不是新玩法。自从AI大模型风靡全球以来,AI社交产品层出不穷,但始终没有一个能够大规模吸引并留住用户。

究其原因,这些产品大都是搞的是“伪社交”。

早在2024年3月,字节就上线了一款AI社交APP“猫箱”,用户可以与不同风格的AI虚拟人聊天。此外,市面上的AI社交产品还包括百度的月匣、网易的破次元恋人、美团的Wow等。

 图注:字节旗下的AI社交APP猫箱

但时至今日,这些APP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技术上,AI大模型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仍不足以让AI虚拟人以假乱真。用户稍作深聊就会发现,AI虚拟人精致皮囊之下,“灵魂”和语言十分贫瘠和雷同;谈天说地尚可,但与“社交”没啥关系。

也就是说,现有的AI社交产品本质上仍是人机对话。AI社交被简单粗暴理解为“用户与AI社交”。

在这条赛道中,也有一些表现较为出色的产品。比如MiniMax旗下的出海AI社交应用Talkie,号称年收入数千万美元。但它的产品逻辑和商业模式,与真正的社交网络相去甚远。

随着元宝入微、豆包入抖,巨头开始探索AI社交的新路径。

这条新路径是,不再强求用户与AI智能体互动,而是回归社交网络的本质,让生成式AI提供真实社交的素材,也就是所谓“社交货币”。

用户通过元宝、豆包账号生产内容,然后一键分享至已有的社交关系链中,不再需要为了所谓AI社交,下载新的APP、培养新的使用习惯;而是在每天使用的社交网络中,获得了更方便地调用AI的入口和场景。

同时,元宝豆包在微信抖音开设账号,推动生成式AI从个人场景延展至社交场景,不仅为AI产品带来新用户,也预示着尚未开掘的商业机会。

C

引入AI好友,是腾讯字节在投流之余为AI产品拉新的最新尝试。

2024年至今,AI投流大战格外激烈,互联网大厂是主要“金主”。根据AppGrowing的数据,从2024年第二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豆包单季度投放金额均超过1亿元,最终登上AI APP的头把交椅。

进入2025年,腾讯抓住DeepSeek席卷全球的机会,开始大手笔为元宝投流,其广告遍布腾讯系广告平台,以及B站、小红书等第三方渠道,甚至在农村“刷墙”。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AI产品的全行业投流费用约为18.4亿元,超过2024年的任何一个季度。其中,元宝投放费用高达14亿元,仅3月就达到11亿元。

在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元宝在启动期的确会有比较大的投入力度。他表示,从2月到3月,元宝的DAU(日活跃用户)增长了20倍。

然而,AI投流战争打到现在,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是,为AI产品烧钱,“烧”不出稳固市场地位。

互联网公司为了推广AI APP进行“广撒网”式投流,其投入产出比并不算很高,效果也不稳定。过去几个月,基本不投流的DeepSeek稳居苹果App Store前三;豆包和元宝反而起起伏伏。近期,随着豆包再度加大投放,元宝已经跌至TOP10开外。

大厂已经意识到AI投流的效能天花板。刘炽平此前表示,元宝未来肯定不是纯粹靠投流来获得用户,未来会让元宝和腾讯现有的产品进行有机联动。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腾讯先是在微信九宫格、搜索框等位置加入元宝,随后又在消息列表中加入“元宝红包封面助手”,直到现在元宝微信号正式上线。

另一边,抖音经过一段时间的“矜持”后,同样火力全开。

在较长时间里,抖音并没有为豆包开辟专门入口,只是暂时限制其他AI APP的投流。直到DeepSeek呼啸而至,抖音也坐不住了。豆包开设抖音号、入驻“消息”页的时间,甚至比元宝开通微信号更早。

与投流相比,AI应用变身AI好友,在微信抖音流量池招揽并留住新用户,性价比高得多。

从投入来看,元宝豆包入驻微信抖音,即便需要“亲兄弟明算账”、向后者支付一些费用,也是集团层面上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为对比,此前两款AI应用把大笔广告费投放在第三方平台。字节更是从去年11月开始,将70%的豆包投流费用花在了腾讯广告系统中。

而效果上,AI好友大幅缩短了微信抖音用户使用AI功能的路径,且可以常驻在用户最常用的聊天或消息列表中,大幅提升打开率和留存。AI好友生成的内容,还能在社交和内容生态内二次传播,增加元宝豆包的曝光率和下载量。

除了腾讯字节,其他科技巨头也已经逐渐意识到将AI与社交融合的价值。

在美国,Meta计划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的独立的AI应用。OpenAI也在研发一款社交网络产品,用户可以通过AI生成并分享内容,强化AI“内容生产-互动反馈”闭环,与马斯克麾下的X对标。

目前来看,元宝豆包的微信抖音账号都还有大量功能缺失,豆包抖音号甚至处处要给APP导流。但这类技术问题并不难解决。等到两个账号更深入融入各自生态,腾讯字节面向C端的AI产品将覆盖更全面的场景,也将真正得到微信抖音两大超级APP的加持。

另一方面,此前大大小小的公司做AI to C产品,都是靠买流量拉新。但如今,腾讯字节直接把两大超级APP开放给自家AI应用,而且与社交关系链结合的力度越来越大。其他公司如果仍然走买流量的老路,ROI将很难令人满意。

元宝微信号和豆包抖音号背靠微信、抖音两棵大树,假以时日,这两位刚刚出炉的AI好友有可能成长为其他所有AI to C产品的劲敌。

作者:彦飞

来源: 字母榜(ID:wujicaijing)

]]>
DeepSeek红利耗尽后,元宝拿什么和豆包斗? //m.clubpenjuin.com/366590.html Wed, 16 Apr 2025 02:45:26 +0000 //m.clubpenjuin.com/?p=366590

 

短短60天内,中国AI原生应用下载排行榜的位次排名,就三易其主。

最新情况是,截至4月15日中午,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豆包再次超越DeepSeek,位列第二,紧随其后的DeepSeek被挤到了第三的位置,腾讯元宝则滑落到了第七名。

2月13日,作为首家在C端主力产品中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的元宝,一度趁着DeepSeek东风崛起:3月3日力压DeepSeek和豆包,首度登顶。

但好景不长,尽管一手靠着DeepSeek加持,一手靠着投流开道,但元宝再次被豆包赶超的现实,足以说明了一个道理:AI应用之战,DeepSeek只能救一时之急,却无法成为敲定胜局的那颗银子弹。

随着各家AI应用相继补上了深度思考的短板,好奇流量逐步消退之下,用户惰性再次占据上风。中国知名产品经理之一的傅盛对此曾给出过一个观点,认为“产品体验只好20%、30%,没人会动。产品力得强10倍以上才能击穿市场。”

除了产品力的弱化之外,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丰富度上落后一截的元宝,也成了被豆包再次迎头赶上的原因之一。

国内头部大厂产品经理刘凯(化名)向字母榜(ID:wujicaijing)分析道,“DeepSeek,包括接入DeepSeek的元宝,目前更多处在商品化模型的阶段,而眼下的ChatGPT和豆包们,则更像一个完善的产品,靠着更丰富的功能体系,在用户侧具有了更持久的竞争力。”

最近元宝和豆包的产品更新,无疑便是对上述论断的一种有力佐证。在最新的元宝V2.15.0版本中,字母榜观察到,同为iPhone用户,但有人在下载后的元宝APP中却找不到智能体的身影。

元宝智能助手给出的回应中表示,“目前元宝部分功能在调整迭代中,AI应用可能暂时未显示,请您持续关注后面的产品升级和更新。”

就在元宝还处在一些基础标配功能的调整之际,追求规模效应的豆包又从抖音那里借了把力。继3月份被曝出抖音测试接入豆包AI能力之后,根据字母榜获悉,目前抖音进一步扩大了其消息列表中出现豆包联系人的内测范围,被测试到的用户,点击进入豆包联系人界面后,还会被引导直接下载或打开豆包APP。

借助上述动作,字节试图进一步借助超级APP的流量,为旗下AI应用产品导流,从而增强用户打开豆包的频次和粘性。对比元宝,尽管此前微信也接入了腾讯元宝,但在微信内找到元宝的流程,要比从抖音消息列表中打开元宝复杂些。

但在大模型技术尚未走向成熟之际,当下的AI应用排名,还存在一系列变数。尤其是DeepSeek的出现,让整个行业都或主动或被动直面不确定性的压力考验。未知的挑战多种多样,反过来,这些挑战也在不断创造豆包和元宝继续较量的新空间。

A

为了尽可能将用户吸引到自家APP上,过去两个月内,围绕模型上新和产品更新,元宝和豆包各自展开了一系列新动作。

接入DeepSeek仅4天后,2月17日,腾讯自研的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便灰度上线元宝,紧接着,3月1日,混元自研快思考模型Turbo S也灰度上线元宝。

坚持不在豆包中接入DeepSeek的字节,也加紧了在自研深度思考功能上的动作。3月18日,豆包APP全量上线深度思考功能,时隔十天之后,同月28号,豆包又对深度思考功能做了番更新,主要亮点在于将联网搜索能力直接融进了思考过程中,可以实现“边想边搜”。直白点理解,就相当于豆包把联网搜索键与深度思考键合二为一了。

在国内大模型创业者李振看来,这可以视为两家公司在模型差异化方面,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径:元宝将模型重心放在了缩短推理模型的答案生成时间上,豆包则更重视答案的生成精准度,以此来形成各自模型的区隔度。

此前,业内便有部分人秉承着一种观点,即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不同,而不是越来越相似。元宝和豆包最近的模型上新,成了这一观点的最新例证。

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丰富度上,原本便呈现落后态势的元宝,表现得比豆包更加热情。官方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接入DeepSeek的35天内(从2月13日到3月18日),元宝版本更新了30次。

拍照问答、识图,语音输入,支持检索历史对话,支持折起/展开思考过程,支持停止生成回答、可重新编辑等豆包已有的系列功能,在最近两个月内被元宝密集上新。

某种程度上,DeepSeek成了腾讯元宝产品上新的加速器。2月中旬以后,元宝的版本更新从过去的月更压缩到周更,并进一步提速至当前的日更模式。

在产品更新上趋缓的豆包,则选择了另一条吸引用户的策略,即持续强化和超级APP抖音的联动。

最新的动作便是扩大抖音消息列表中植入豆包作为联系人的内测范围,引导更多抖音用户下载或使用豆包APP。

在此之前,豆包已经支持在生成答案中向用户提供抖音短视频特色内容,并在3月中旬内测了一项新功能,即在原有的对话内容下面,用户继续上滑屏幕,会出现基于用户兴趣和对话推荐的内容流,堪比在豆包内再造了一个微缩版“抖音”。

来自抖音内容生态的加持,正成为当下豆包增强用户粘性、对抗腾讯元宝+DeepSeek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两家产品的上述动作,各自取得了一定成绩。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5第一季度AI应用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显示,元宝月活用户从去年12月的211万,飙升至今年3月份的约4000万,豆包则从去年12月的7523万,继续增至3月份的1.1亿。

但它们又都被DeepSeek这匹黑马压了一头。截至3月份,DeepSeek月活用户达到1.9亿,成为国内AI应用市场无可争议的第一。

B

从一度领先豆包再到被豆包重新赶超,元宝在下载量排行榜上的变化,也让外界思考一个现实问题,即虽然接入DeepSeek可以带来一时的用户增长,但或许难靠着DeepSeek持续增长下去。

归根到底,应用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丰富度上的完备性,才是培养用户当下产品忠实度的更强竞争力因素。

如同刘凯并不将DeepSeek视为对OpenAI的威胁一样,靠接入DeepSeek打出产品差异化特点的元宝,当下也很难具备和豆包在用户规模上掰手腕的资本。“因为它更像是一个商品化的模型,而豆包更接近一个完善的产品,从而使其具有更持久的竞争力。”

OpenAI推出的ChatGPT便是这方面的成功代表。除了OpenAI提供更强大的基础模型之外,还因为ChatGPT背后有一系列附加功能,使其构建起了当下最丰富的产品体验。

在这方面,从2月中旬之后才开始发力的元宝,已经明显慢了好几拍。

产品更新落后一步的另一重影响,则体现在跨设备的多端平台开发上。直到2月28日,元宝才正式发布了电脑版客户端。在刘凯看来,多设备的转化对用户留存率提升也是助益之一,因为这样“用户就可以在周末和工作日,都能找到使用AI助手的便捷方式,厂商也能借此更深度融入用户的生活。”

此外,因模型选择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差异,某些时候也可能导致用户选择上的不同。

相比元宝植入的混元自研大模型和DeepSeek,豆包没有提供多模型选项,且在豆包APP中也没有勾选联网搜索的额外选项。这些更拟人的设计,都使得豆包在用户体验上更有好一些,尤其是面向下沉市场用户和老年人群时。

另一不容忽视的因素则在于,随着各家AI应用中都相继加入深度思考功能所带来的思维链展示,用户对接入DeepSeek类产品的好奇心开始有所消退,这些因好奇而来的试用型用户,留存率往往较低。

当好奇心弱化之后,用户惰性便会重新占据上风。正如傅盛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的产品体验只好20%、30%,就很难培养用户的忠实度。

C

现实的残酷在于,不只元宝和豆包,一众大模型公司,都在力争追求产品力强10倍以上应用的出现,并以此击穿市场,就像DeepSeek已经实现的那样。

面对一个新模型层出不穷的未来,AI应用的比拼,正演化为一场新的马拉松竞赛,“你不能因为一次发布而过于沮丧,也不能寄希望于靠一次发布就奠定大局。”李振说道。

年初DeepSeek惊艳亮相后,很快更强大的GPT 4.5、Grok 3,以及Anthropic的Claude 3.7都来了。

对于元宝来说,即将发布的DeepSeek R2新模型,无疑将是其再次捕获好奇流量的重要时刻。

3月份各家纷纷推出自研推理模型之际,就有外媒爆料称,DeepSeek正在加速推出R2模型,该模型原计划在5月初发布,但现在官方希望能尽早发布。

当然,豆包也同样留有后手。近期,字节最新深度思考模型Seed-Thinking-v1.5对外亮相,官方称其在数学、代码等多项推理任务中超过了DeepSeek R1,而且参数规模更小。对比DeepSeek R1的671B总参数,同样采用MoE架构的Seed-Thinking-v1.5,总参数只有200B。

除了通过新模型来吸引用户之外,留给元宝和豆包的另一场较量,或许将发生在AI Agent领域。

3月份,AI创业公司蝴蝶效应发布的应用产品Manus,以世界首款通用AI Agent的名头,震惊业内。

黄仁勋在英伟达GTC 2025开幕主题演讲中,更是预告当下AI行业,正在从生成式AI进入Agentic AI新时代。

被视为AI Agent元年的2025年还没过半,OpenAI便推出了Deep Research,马斯克的Grok 3也推出了DeepSearch功能,国内智谱AI同样上线了AutoGLM,号称可以实现边想边干。

这些AI Agent的一大特点,便是能够自主打开并浏览网页,完成从数据检索、分析到生成报告的全过程。

Manus的爆火印证了市场对通用智能体的高度期待与迫切需求,同时也揭示了AI发展向下一阶段的跃迁。

AI Agent爆发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后,外界开始将目光放在了谁能造就一款真正好用的AI Agent上。

一旦成功,这或许将是国内外AI厂商追求的下一个“好奇流量”时刻。现在,就看元宝和豆包,谁能抢占这一产品高地了。

作者:赵晋杰

来源:字母榜

]]>